近日閱讀完二月號≪號外City Book Review≫陳冠中的一篇【兩岸三地一中文】後,修女有種想哭出來的感覺!
文章道出了香港、台灣與大陸作家使用中文寫作的難處︰
“..我常發現用中文寫作的香港人,心裡面往往有個陰影,怕自己的中文不夠標準,不夠正宗,過去更曾經有學者拿這來說事,鼓吹所謂純正中文。香港不少文化精英很努力的想把中文純正化,因此也最焦慮。大陸台灣固然也會試著規範中文,但只是為了用字元號的標準化,而不是懷疑自己的慣用中文是不正宗的。... ”
陳冠中以下一段更一語道破作為寫作人的迷思︰
“香港的作家是挺可憐的。你看看許多香港的小說,裡面的人物明明是當代香港人,但他們的對白,基本上是白話文國語普通話,而不是現實生活裡他們身份應說的生猛廣東話...”
!
修女當然離專業作家尚遠,亦未成為published author。不過在文字及小說創作的過程里,正正面對陳冠中所指的問題 -- 痛恨自己的中文太港式、銳意去「廣東腔」化、執著於要以所謂的白話文寫作。
有趣的是,陳冠中於文章亦指出,以他的經驗,就算找在香港生活多年的北方人或母語為普通話的人來把廣東話對白給譯成白話文,對台灣及內陸觀眾而言,這些“已標準化的白話文字幕”感覺仍是怪怪的、看不太懂的!!
比起兩岸三地的作家,北京作家則最為幸運吧!他們的白話文就是最正宗的白話文,由於他們所說所寫的都是白話文,他們寫作上更無所擔憂、思路更能一瀉千里;更何況,北京的作家是兩岸三地中,最不會管人家看不看懂他們寫什麼的文字工作者,因此,他們近年來都乾脆把流行話寫在小說里,就是不管非「北京人」看得懂與否,還美其名是“京味”的寫作!
陳冠中所指的是,無論你自許自己的中文多正宗,每一個地方,中文總帶著其地區性及特色性。一百年前倡導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胡適,本身也大力鼓吹文人應運用方言寫作,“國語的文學從方言的文學里出來,仍需要向方言的文學去尋找他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
全國各地的方言,按胡適所言,不啻是白話文或國語文學的基礎,凡歷千年之累積及演進成為文學的一部分,而且許許多多的廣東俚語(例如︰行、飲、驚、企、食..)其實源於二千多年前的古文,胡適先生的期許,對香港作家而言實在是莫大的啟示!
修女自寫作以來,都陷於一種迷思︰自覺本身的中文太港式化,縱使行文遣字盡量以白話文寫作 (方法之一︰用普通話唸出來,唸得順就ok),但總會被一些挑剔的“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不友善朋友批評︰閣下的中文很港式、看不懂。
每當聽到這些評語,筆者會介懷和委屈;久而久之亦成為一種對自我寫作的制約,總害怕再聽到類似的批評反不能暢所欲言。
我寫作了幾本短篇、中篇及長篇的小說(大部分未有在這網站給發表),每當創作角色間的對白時,就因為困囿於角兒們“需用白話文唸對白”,因此永遠沒法讓角色“生猛起來”,偏偏角色明明是香港人啊!
寫作到底是要以︰
一、反映自己當代成長地方的人們情感、故事為主? 還是
二、讓所有看中文的人都“看得明”自己的故事較為重要?”
這兩條大方向,也是筆者需繼續思考的問題︰
在執意要讓看中文的人都明白故事要旨的同時,也可能因為自己用上不三不四、以為人家明白的所謂的白話文寫作,反令自己的文章和角色失卻了道地的趣味性和應有的生命力。
也許,筆者開始明白為何此網站開台多年,網視長年低迷的真正原因!
文章道出了香港、台灣與大陸作家使用中文寫作的難處︰
“..我常發現用中文寫作的香港人,心裡面往往有個陰影,怕自己的中文不夠標準,不夠正宗,過去更曾經有學者拿這來說事,鼓吹所謂純正中文。香港不少文化精英很努力的想把中文純正化,因此也最焦慮。大陸台灣固然也會試著規範中文,但只是為了用字元號的標準化,而不是懷疑自己的慣用中文是不正宗的。... ”
陳冠中以下一段更一語道破作為寫作人的迷思︰
“香港的作家是挺可憐的。你看看許多香港的小說,裡面的人物明明是當代香港人,但他們的對白,基本上是白話文國語普通話,而不是現實生活裡他們身份應說的生猛廣東話...”
!
修女當然離專業作家尚遠,亦未成為published author。不過在文字及小說創作的過程里,正正面對陳冠中所指的問題 -- 痛恨自己的中文太港式、銳意去「廣東腔」化、執著於要以所謂的白話文寫作。
有趣的是,陳冠中於文章亦指出,以他的經驗,就算找在香港生活多年的北方人或母語為普通話的人來把廣東話對白給譯成白話文,對台灣及內陸觀眾而言,這些“已標準化的白話文字幕”感覺仍是怪怪的、看不太懂的!!
比起兩岸三地的作家,北京作家則最為幸運吧!他們的白話文就是最正宗的白話文,由於他們所說所寫的都是白話文,他們寫作上更無所擔憂、思路更能一瀉千里;更何況,北京的作家是兩岸三地中,最不會管人家看不看懂他們寫什麼的文字工作者,因此,他們近年來都乾脆把流行話寫在小說里,就是不管非「北京人」看得懂與否,還美其名是“京味”的寫作!
陳冠中所指的是,無論你自許自己的中文多正宗,每一個地方,中文總帶著其地區性及特色性。一百年前倡導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胡適,本身也大力鼓吹文人應運用方言寫作,“國語的文學從方言的文學里出來,仍需要向方言的文學去尋找他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
全國各地的方言,按胡適所言,不啻是白話文或國語文學的基礎,凡歷千年之累積及演進成為文學的一部分,而且許許多多的廣東俚語(例如︰行、飲、驚、企、食..)其實源於二千多年前的古文,胡適先生的期許,對香港作家而言實在是莫大的啟示!
修女自寫作以來,都陷於一種迷思︰自覺本身的中文太港式化,縱使行文遣字盡量以白話文寫作 (方法之一︰用普通話唸出來,唸得順就ok),但總會被一些挑剔的“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不友善朋友批評︰閣下的中文很港式、看不懂。
每當聽到這些評語,筆者會介懷和委屈;久而久之亦成為一種對自我寫作的制約,總害怕再聽到類似的批評反不能暢所欲言。
我寫作了幾本短篇、中篇及長篇的小說(大部分未有在這網站給發表),每當創作角色間的對白時,就因為困囿於角兒們“需用白話文唸對白”,因此永遠沒法讓角色“生猛起來”,偏偏角色明明是香港人啊!
寫作到底是要以︰
一、反映自己當代成長地方的人們情感、故事為主? 還是
二、讓所有看中文的人都“看得明”自己的故事較為重要?”
這兩條大方向,也是筆者需繼續思考的問題︰
在執意要讓看中文的人都明白故事要旨的同時,也可能因為自己用上不三不四、以為人家明白的所謂的白話文寫作,反令自己的文章和角色失卻了道地的趣味性和應有的生命力。
也許,筆者開始明白為何此網站開台多年,網視長年低迷的真正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