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影評] 真的一橫一直定優劣? (一代宗師觀後感 1. )























上一次在戲院欣賞王家衛的作品已是2004年的《2046》。當時觀眾的反應大抵同今次一樣,都是呈現兩極的反應。起碼我身邊的朋友或網友便引證了這一點。似乎兩極化的反應只有王家衛尊享。



我呢?一如過往十年的心態︰既不興奮也不失落。在印象中,王氏的作品都是過份側重細節的、講究美學的、專注於燈光營造的、玩弄於鏡頭運用(經典例子︰《春光乍洩》的倒吊鏡頭)。而他最可惡也是最可愛的特色在於︰故事的發展並不明朗,不直接,隱隱晦晦的,故事的節奏可以很慢;人物的關係在他的劇本下毋需明確,要你猜不透才算有型有款。我不敢說留白太多是否王家衛原創的,但肯定是他的招牌。他這絕活畢竟「啟發」了很多後起之導,他們都愛在角兒們的對話裡留白,要觀眾自己猜。寧可參照王大導一樣,在鏡頭上玩弄技巧,或利用演員的肢體語言表達無聲勝有聲。某程度上,這類以運用鏡頭、音樂以至道具營造氣氛取代對白,是否可稱得上一種洗滌心靈的觀影旅程?





觀眾的教育程度、個性、年齡、成長背景,會直接影響他們對王家衛的觀感。當然心底裡,有很多人會視欣賞王家衛的作品自豪。畢竟他的作品,每一件都可以說是精緻、細膩、高尚的藝術品,是一次又一次令人目不暇給的視覺盛宴。在香港逐漸失落於亞太區領導地位的令天,王家衛這類出身於香港的國際級導演,更令我們港人感到自豪。香港這彈丸之地,無論從英國殖民地過渡到中國共產黨管治,都不過是被資本主義社會洗禮的地方。我們的意識形態令我們變得麻木、功利、重商輕文。Mass production、efficiency、lucrative都是我們單一追求的發展指標。無論商品、藝術以至於人文科學,社會教育我們要用上述的指標追求成敗。你說做人有多累?







但香港人似乎仍樂此不疲,只愛追求速度。我們從小到大都被功利主義洗腦,我們都是資本主義這類意識形態所訓練下的產物,所以才有人說一代宗師由構思到後期需時十七年感到可笑。又有些人不滿《一代宗師》過於隱晦,換句話說︰「都唔知佢講乜!」 但我們有需要凡事都知道得這麼明明白白嗎?有時真相可能埋藏於一兩個眼神之間;有時某種感覺藏在某個稍縱即逝的肢體踫撞中。要是你只專注看總不肯關掉的手機,你便會無可避免地錯失了。於是你又會怪「唔知個故仔講乜」。







你說《一代宗師》很好看嗎?我講不出話來。要數王家衛最好看的作品,我自己的LIST裡仍會把《春光乍洩》放在第一位。如果真的要用一個形容詞,我會用「耐看」來形容。《一代宗師》有文有武,有內有外 (內︰精練的對白、情感糾葛;外︰魄麗的氣魄、武打場面的凌厲);正所謂有「面子」,也有「裡子」;她是傑作還是曲高和寡?視乎你有多心神領會,視乎你有多(想)理解中國那段漫長又布滿血跡的近代史。





當然,如果你認為一講到葉問,實在毋須要過份講求那座金樓有多精緻有多非凡,只須追求動作有幾狠勁,那末,梁朝偉有多勤練武功(苦練三年),王大導的剪接有多出色,還不會成為你的那杯茶。不過我是由衷喜歡《一代宗師》的。酷似周慕雲的葉問與宮二似有還無的感情交流,對妻子的深愛,在大時代裡堅毅地過活,與高手過招的沉著冷峻,一樣能掀動觀眾情緒。而且,令觀眾著迷的不一定是拳拳到肉,而是那宏大的背景下,不同又年代遙遠的人物,內心沒法征服的萬千原始的慾望。




還有,我感謝王家衛的配樂。在聽著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娓娓襯托著時代的變遷,烘托醉生夢死的氣派,筆者是有片刻感動的。那年代太淒美了。那絕不是每一位導演都有功力可營造出來的。




或許我是另類觀影迷,即不一定是忠誠的王家衛迷,也不是武癡;我追求的是淒美極了的鏡頭特寫︰血花四濺、漫天風雪、木門雜物爆破的張力、刀光劍影的撼動、扭動的糾纏身影、高手過招的優美舞姿.... . ..它們統統是裡子還是面子?




(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